最近,一篇题为《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》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文章的作者胡泳,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,分享了他亲自照顾患病母亲的艰难经历证券配资网,这段充满情感的叙述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。作为一位学者,他无时无刻不在家庭角色与学术身份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,这种全职照护者的身份转换,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无奈,也反映出无数家庭在面对老年照护问题时的沉重负担。
胡泳教授的故事揭示了当代社会中隐藏的老年照护困境。作为一名曾活跃在学术与媒体圈的知名学者,他的生活本应充满着学术研究与事业进步的节奏,然而,随着母亲患上了重度阿尔茨海默症,这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。如今,他从一名学术界的精英变成了无时无刻不在照顾母亲的全职护理员,面对母亲的“屎尿屁”日常,他不得不放弃个人的事业与生活。
展开剩余86%阿尔茨海默病,又被称作老年痴呆症,是一种常见的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疾病。它不仅会逐渐摧毁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,还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随着疾病的发展,患者可能失去自理能力,甚至连穿衣、进食、如厕等最基本的生活活动都变得无法完成。而胡泳母亲的病情已达重度,几乎丧失了所有生活自理能力,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了照护的重压。
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,也给照护者带来了身心的巨大挑战。尤其是在中国,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,65岁及以上的老人中约5.56%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,这意味着每年有大约三十万新病例加入这个群体。这一疾病的影响远不止记忆丧失,患者还可能经历语言障碍、情绪波动、行为异常等症状,这使得照护者的责任远远超出了提供基础生活需求的范畴。
胡泳的日常生活被这些细致入微的照护任务完全占据。每一天开始时,他都要检查母亲的床单和衣物,确保她在夜间没有发生意外。这些细小而琐碎的事务成为了他每天生活的一部分。从准备食物到喂食,再到协助母亲排泄,每一项任务都需要他高度的关注与耐心。尤其是母亲的饮食方面,胡泳需要精心准备食物,确保其能够消化吸收,而随着疾病的发展,他还不得不时刻准备应对母亲排泄的突发状况。
胡泳曾一度考虑过将母亲送到养老院,这样可以确保她得到专业照护,但母亲坚决反对,表示不愿离开熟悉的家。于是,胡泳只能亲自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担。随着病情加重,父亲的身体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差,胡泳不得不承担起更大的责任。尽管父亲曾尝试帮助照顾母亲,但由于年龄和身体的限制,他更多的是在一些轻松的家务上给予帮助。
随着照护任务的不断增加,胡泳逐渐感受到身心的疲惫。特别是排泄管理这一方面,胡泳不得不密切关注母亲的饮食与水分摄入,以预测她的排泄时间,避免意外的发生。然而,即使如此,依然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突发状况,尤其是在母亲偶尔对排泄物表现出无意识的玩弄行为时,清理工作变得异常困难。
这一切让胡泳深刻感受到生命终点的无情与艰辛。他曾总结道:“人生始于屎尿屁,终于屎尿屁。”在这段艰难的照护经历中,胡泳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业余活动,几乎完全转移了生活重心,尽力去照顾母亲的生活需求,减少外出的次数,以确保随时能够应对母亲的各种需求。
尽管胡泳的情况相较于其他照护者可能略显宽松——因为他有兄弟姐妹共同分担照护任务,同时他作为大学教授,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——但照护的压力依然巨大。在中国,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,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类似的挑战。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,到2022年末,中国失能老人的数量已经达到4400万。这一数字代表着同样数量的家庭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照护压力,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,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身心挑战。
更为复杂的是,照护责任的分配往往会引发家庭内部的争执和不满。即便在兄弟姐妹共同承担责任的家庭中,照护负担也常常导致矛盾的产生。独生子女家庭的照护者通常面临职业压力、家庭责任以及照顾老人的重担三重压力,许多人最终不得不承担起大部分的照护责任,而这些家庭成员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自己。
这种照护困境不仅体现在身体的劳累上,更深刻的痛苦往往是心理上的煎熬。对于照护者而言,患者有时甚至会忘记最亲近的人,情绪波动大,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,这使得照护者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。与胡泳的坚持相比,另一位年轻母亲却因为无法承受照护重病母亲的压力,做出了让母亲入住养老院的决定。这位母亲因为长期照顾年迈且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母亲,已经无法平衡自身家庭与照护责任的压力,最终决定选择将母亲送到养老院,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与共鸣。
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,照护压力甚至会让一些照护者走向极端。在日本,一位70岁的妇女在照护婆婆多年后,终于无法承受身体和精神上的重压,选择用枕头结束婆婆的生命,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,反映了照护者面临的极端压力与社会支持体系的不足。
面对这样的困境,我们不应用传统的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的观念去指责照护者,而应更加理解他们在极度压力下的艰难选择。照护失能老人,尤其是老年痴呆患者,已经成为现代家庭普遍面临的问题。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沉重的负担,更可能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巨大压力源,甚至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,照护问题将越来越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。胡泳教授曾感慨道:“今天你可能年轻力壮,但迟早你也会步入老年。”他将人生分为四个阶段:曾经照顾他人的,当前正在照顾他人的,未来将要照顾他人的,以及未来需要被照顾的。无论如何,这四个角色将交织在我们的人生轨迹中,老龄化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。
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,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,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父母以及我们自己,将面临更长时间的老年生活与可能的依赖状态。因此,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做好准备,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、积累经济储备以及在家庭关系中培养深厚的情感纽带。更为重要的是,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,了解各种养老选项,并与家人共同讨论未来的照护计划。通过这样的准备,我们可以在面临老龄化挑战时,更加从容地应对,确保每一个生命阶段都能够以尊严与平和的方式度过。
发布于:天津市通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